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。
文章于 2023年10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被用户删除
各大景区也开启了“人从众”模式。
西安兵马俑景区大排长龙。
本就热门的杭州,加上亚运会的热度,更是人群扎堆。
很多景区的酒店,民宿等,即使涨了价,也早在一个月前就全部预订出去。
关于这点,大家也早有心理准备:
节假日期间,涨涨价也是正常的,出来玩嘛,哪有不花钱的?
然而,离谱的是,有些酒店不按常理出牌,一涨就涨成了“天价”。
近日,一则“680元民宿被平台悄悄调成国庆2780元”的消息冲上了热搜。 消息显示,浙江丽水一位民宿老板打开某在线旅游平台的自家民宿价格页面后,发现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,自家680元/晚的客房价格在国庆期间被上调至2780元/晚,涨价约4倍。
据了解,这位民宿老板平时很少上网看自家民宿的价格,因为他已经跟平台签订了合同,价格是固定的。
这一天,他无意间打开了平台的网页,发现了自家的民宿价格竟然上涨了好几倍。
而这一切,他毫不知情。
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。
“真的有人下单,我都不敢接!”
“那真的当猪宰嘛!后面有人来,总觉得我们这个地方可能在宰客。”
“生意都这么难做了,它这么一搞真的会很尴尬的。”
一开始,他开民宿的初衷就是让游客们来丽水游玩的时候,给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住所。
他说自己从来不想靠着涨价赚钱,那样会失去客人的信任,得不偿失。
现在出现了这样的“乌龙”,他只能赶紧联系平台,让他们将价格调整过来。
而这件事,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,不少网友纷纷表示:不能忍。
“一直以为是酒店老板坐地起价,没想到是平台。”
“原本以为平台能让大家省点钱,万万没想到平台让大家挨砍刀。”
“商家收获差评,顾客觉得被欺骗,只有中间商在开心。”
无独有偶,这样的事在最近还不止一起。
26日上午,一名网友发帖吐槽婺源篁岭XX田居民宿价格暴涨,平时标间价格仅为117元,但9月30日当天入住,“田园扶桑大床房”价格就变成惊人的7461元!
民宿工作人员表示完全不知道这事,“要7000多元?没有啊!民宿还没到那个档次,不可能7000多元。”她还表示,“我们所有平台都没有7000多元啊,我得去看看。”
这就蹊跷了,自家的酒店更改了价格,而作为商家,却根本毫不知情。 若是消费者直接在平台上下单了,那么最终收益的会是谁呢?
就拿那个680元暴涨至2780元的民宿为例。
平台赚了2180元不算,还要从原本的680元中抽成。
最后的结果是,平台挣钱了,商家挨骂了,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,完全不知道这个猫腻,直接成了冤大头。
不得不说,这样的做法,已经涉嫌价格欺诈。
我们生活在一个被APP平台包围的时代。
我们的衣食住行,每一样似乎都离不开网络平台。
一开始,这些平台的确为扩大需求提供了新空间,也让很多人享受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和高效。
但是,当平台一旦形成了垄断,自恃掌握了算法权利,就利用大数据肆无忌惮地两头算计,那么,消费者和商家,都成了受害者。
像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。
有网友说过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。
有一次他去搭车,因为是下雨天,打车很难,同样的路程,他加了10块钱的价才有车接单。
然而,他跟司机交流后才发现,自己加的钱没有全部流入司机的口袋。
加了10块钱,司机只能拿十分之一。
他说:平台这种东西,一开始的确是促进了信息透明,到后期反而成了信息不对称的一把推手。
天津卫视“小陆帮忙”报道过这样的一个案例。
在天津开黄焖鸡米饭的马先生说:某平台的业务员在未通知他的情况下,私自给他的店做红包活动。
而这种活动的成本,需要商家去承担,
这让本就没在这个平台上赚钱的马先生,亏损更大了。
他也曾找过业务员几次,但都被他以各种借口搪塞住了。
后来,客户的投诉越来越多,很多用户反映:
你们家的东西怎么卖这么贵啊?
一个普通的黄焖鸡米饭,在平台上买是28.29元,比直接到店来吃还贵。 但实际上,这28块钱,马先生拿到手的才十一二快。
眼看网上的评分越来越低,马先生联合了几家餐饮店的老板,一起去某平台反映情况。
但业务员的态度十分强硬。
他趾高气昂地地说:
你们来投诉,想过后果吗?
你投诉也好,追究这个事也好,你有本事就把我弄死!
这副泼皮无赖的嘴脸,真的令人作呕。
他们仗着平台已经形成了垄断之势,根本不怕商家投诉。
反正走了一家还有别家入驻,他们根本不用担心自己会流失客户。
所以,面对投诉和质疑,他们非但不改,反而得意洋洋:我就这样了,怎么地?
这些平台除了私自加价,最让人觉得无耻的一点就是“杀熟”。
同样的商品或者服务,不同用户看到的价格或者搜索到的结果是不同的。
而通常,老用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用户要贵。
2020年,北京的韩女士在网购时就遭遇了这个事件。
她用不同的账号查看同一种商品,才发现新注册的这个账号,比原来的旧账号要少25块钱。
而那个旧账号,她已经注册12年,在此平台上消费了20多万元,妥妥的“老客户”了。
这件事,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。
不少网友纷纷表示,自己也曾经遭受过“平台杀熟”的恶性事件。
这样的事例出现太多,让人心里发寒:
平台之所以这么嚣张,就是因为他们利用了人的路径依赖。
它们先用低价吸引你进去,在你成为新用户的那段时间,用价格优势留住你。
然而,等你习惯了使用某个平台之后,他们就可以坐地起价,不管定什么价格,反正你都会接受。
你看,现在出行打车,你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某滴,某德。
叫个外卖,你也只会习惯性地点开某团,某饿。
想买东西,就首选某宝,某东,当然还有现在的某多多。
但这些平台的厉害之处就在于,它们真的能做到“千人千面”。
几年前,某大厂的程序员就曾经很自豪地说过:
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全中国几亿人口的购物页面都是不一样的,而且几乎做到了秒级更新。
同样的平台,老客户和新客户的界面是不一样的,所以,那些优惠的力度也很可能不会一样。
它们精准地猎捕了普通消费者,让我们身处同一个世界,却不在同一个互联网。
它们已经完全浸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形成了互联网的新垄断。
而我们这些普通的消费者,就是待割的韭菜。
曾听说过一个笑话。
有个小偷从一群海盗那里偷了一大箱财宝,结果很快就被抓住。
但海盗们审讯的时候却发现,这个小偷跟自己语言不通,只好请了个翻译。
海盗问:老实交代,你把财宝藏哪里了?
翻译道:海盗先生问你把财宝藏哪里了?
小偷嘴硬道:我不知道什么财宝。
翻译照实说后,海盗们怒而拔枪,说:你要是想活命,就老实点!
这句话,翻译也照实对小偷说了。
小偷为了保命,只好说:就藏在两块礁石中间。
然而,此时这个翻译却对海盗说:这个小偷嘴硬得很,他说宁愿你杀了他也不说。
在这个故事里,翻译就是我们现实生活里的平台。
当消费者与商家的所有信息都被平台控制,信息不对等的时候,被宰就成了必然。
那么,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,才能杜绝这种不公平的“宰客”现象呢?
第一,增强我们的数据保护意识。
在网购商品之时,可以采用多个账号,不同的手机分别下单,不要轻易让大数据和平台给你“画像”。
第二,尝试有目的的使用搜索。
平时在网购或者点外卖的时候,最好不要根据他们的推荐来消费,这样就能破解算法牢笼,不会轻易让大数据猜到你的喜好。
第三,找官网订购。
一些酒店,机票和车票等,都有他们自己的官方渠道。
从这些渠道直接购买,就能从源头上杜绝平台这个“二道贩子”。
最后,针对平台的作恶,我们的法律应该实行更加严厉的惩治措施,唯有拳拳到肉的严惩,才能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贪念。
总而言之,科技的出现,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。
无论新技术的规则如何,都不应坏了诚信为本的经营规则。
伐冰之家,不畜牛羊。
本该为现代人的生活赋予创新的科技平台,承载着更为厚重的历史责任。实在不应该鼠目寸光,把眼睛盯着普通老百姓手里的那点小钱。
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
没有人能永远拥有行业的垄断之势。
丢掉了普通消费者的信任,终究不可能走得长久。 抖音:@小陆帮忙 @河北广播电视台 @小央视频 更多精彩内容
Finance
国庆第三天,最“恶心”的一幕出现了:暴涨70倍,是谁在狠宰我们?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桌子的生活观 Author 桌子先生
来源丨桌子的生活观
声明丨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, 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
今年的“双节黄金周”来临,不少网友都选择外出旅行。
从9月27日起,高速上就是“红海”一片。
◇ 素材来源:
2023年,法务、律师、法官、检察官都在关注
↓↓↓等待您的品鉴↓↓↓
2023年,法务、律师、法官、检察官都在关注
↓↓↓等待您的品鉴↓↓↓
▲长按二维码“识别”关注
▲长按二维码“识别”关注